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简介
空间数据即是具有地理位置资讯的数据。空间数据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例如手机上唾手可得的地图数据,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市民可随时随地利用地址、街道或大厦名称等寻找附近如餐厅、停车场、巴士站等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资讯的桥梁,它能将架空、地面甚至地底的设施位置及相关的数据串连起来,支援各种智慧城市的应用发展。海外学术研究指出,接近8成的数据是跟地理位置有关的。
「空间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为政府部门以至公私营机构提供资讯基建的平台,以推动空间数据共享、支援各种智慧城市的应用发展。我们期望透过制定有关的空间数据标准,以连结和整合不同政府部门以至全港的空间数据,提供一个整合和互通地理空间资讯的平台,为有效运用资源、建设智慧城市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空间数据服务。
政府部门和公私营机构都有利用地理资讯系统协助管理个别与地理空间有关的资讯及/或建立地图服务平台,因此空间数据来自不同政府部门内的不同系统、不同数据、甚至不同标准。发展空间数据共享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地理空间数据的平台,以连结和整合不同政府部门的空间数据,让政府部门、公私营机构、学术团体以至广大市民能轻易使用和分享优质空间数据。
为筹备推出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各部门每年会按要求提交「年度空间数据计划」,列出未来 3年计划发放的空间数据集。首份计划在2021年年底已经在政府网站上发布。
所有政府部门均可在共享平台入门网站获取及分享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已经推出,供政府部门内部试用。我们的目标在2022 年年底或之前开放公众版本之入门网站供广大市民免费使用。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开放供市民大众使用时,市民可透过入门网站获取载于「年度空间数据计划」内由50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超过500 种空间数据集,涵盖规划、地政、屋宇、工程、人口、运输等不同范畴。
在「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发放的数据集,必须符合空间数据共享平台的标准,包括为非空间数据标记地理位置、为数据规格和元数据编制记录、将空间数据转换为开放及机读格式和建立应用程式界面。
(1) 为非空间数据标记地理位置
为非空间数据标记地理位置,通常会是经纬度和方格座标,也可以是行政界线、地址等。
(2) 数据规格
在「空间数据共享平台」上的空间数据均须要符合既定的数据规格,并提供规格文件描述数据的详细内容,包括其定义、内容、结构、质素、工作流程、维护、发放和交换方式等。
(3) 元数据
于平台发放的空间数据会附有元数据,清楚标示数据的来源、定义、更新时间、联络窗口等资料。
(4) 开放及机读格式
开放及机读格式即不依赖人手而透过开源及免费的软件便可直接读取的数据格式,便利编写程式,激发民间创意。于空间数据共享平台上发放的数据会以业界普遍使用的GeoJSON、GML、KML和CSV等开放及机读格式供公众下载及使用。
(5) 应用程式界面
应用程式界面是协助应用软件与其他应用软件之间分享功能和数据的工具,容许应用程式开发商无须重新研究和费时创建现有功能和数据,便可把特定功能和数据整合到其应用程式,可大大促进应用程式的发展。
空间数据主要分为两类,即框架空间数据主题集和可共享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主题集提供标准的地理框架,为其他数据集加入地理编码或地理参考。举例来说,普遍由多个机构备存的街道地址一经框架标准化及加入地理编码后,便可让用户进一步体现资讯可视化,以及进行前所未有的其他地理空间分析。
可共享空间数据通常是指由独特数据拥有者提供和备存的数据集,例如规划数据、普查数据等。多个机构及/或市民都需要这类已就位置加入地理编码的可共享数据,以便进行空间分析或在其他应用范畴中予以使用。
为了让公私营界别的使用者理解使用空间数据的效益 ,已推出 4 个短期示范项目。
(1) 地图应用程序界面
地图应用程序界面是容许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与公营及私营界别分享地图数据,以支持其须以地图显示的应用程序。该工具可让社会人士设立饶富创意且具备位置及其他特点(例如虚拟城市导航)的应用程序;
(2) 地理位置标记工具
这个工具把非空间数据(例如人口统计数据或地貌)转换为以空间数据形式在地图显示。举例来说,使用者可利用该工具把不同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原属文字及非空间数据形式)转换为可在数码地图上显示的空间数据,令备存人口统计空间数据的地图内容更丰富充实;
(3) 地址数据基建 (地理地址)
这个工具促使各部门的位置标识符合一致标准,以便各部门互通互用地址信息的工具。这项标准化工作有助各决策局/部门改善公共服务,例如邮件派递、应课差饷租值评估、紧急服务规划及投诉个案处理(例如1823的电话查询);及
(4) 区域性空间信息仪表板
这是以网络为本的应用程序,利用图表、仪表、地图及其他可视化元素,以易读的形式展示空间数据,并为公私营界别提供一致和最新以整合地区为本空间的信息。简言之,仪表板将不同网上信息同化,并作出数据分析。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仪表板展示某地区的公众休憩空间的数目、面积、核心设施及管理责任等撮要信息。海外经验显示,仪表板可用于城市管理,以及用以了解公众意见及趋势。
(1) 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 (Federal Geographic Data Committee)
(美国)
目标:促进及协调政府、学术界和私营机构于全国范围内使用、分享及发放地理空间数据。
好处:开放空间数据,促进城市管理、创新科技的应用和数据分析。
(2) 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及新加坡政府科技处 (Singapore Land Authority (SLA) and the
Government Technology Agency of Singapore (GovTech))
(新加坡)
目的:使认可的空间数据普及化。
好处:支持决策制定、公共安全,以及使业务更具成本效益。
(3) 地理空间公署 (Geospatial Commission) (英国)
目标:发挥英国政府所有空间数据的最高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现代经济增长,以及更有效利用空间数据。
好处:于经济上,每年可释放高达110亿英镑的额外价值、激发创意,以及推动增长中的数码经济发展。
(1)
推动数码经济
在这个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年代,透过充分运用物联网、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便可把三维数码地图的功能扩展至支援更多应用范畴(如自动驾驶车辆和航拍机)
,以及创造数码分身。
(2) 优化政府内部以数据作主导的决策过程
食物环境卫生署从全港3
000个地点收集登革热诱蚊产卵器指数,并透过互动地图界面展示指数和趋势数据,便可得知较受蚊患影响的范围,从而调派人手应对这些优先处理地点的蚊患问题。
(3)
推动创新和改善普罗市民生活质素
某连锁零售店正考虑开设新店,为新店选址时,可参考区内居民的年龄、收入和住屋类型,以及交通流量、人流和住户数目等社会经济数据。